MOA人才网

稻花香里忆袁黄

发表于:2024-04-23 作者:MOA人才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3日,稻花香里忆袁黄宝坻东南八门城镇的小氵甸村历史悠久,民风纯朴。这个稻海环绕的村庄,是一代名吏、明代宝坻知县袁黄(了凡)走过的地方。袁黄三进小氵甸,留下了治水兴农惠民之德,和他减赋、劝农、励学等善政一道,

稻花香里忆袁黄

  宝坻东南八门城镇的小氵甸村历史悠久,民风纯朴。

  这个稻海环绕的村庄,是一代名吏、明代宝坻知县袁黄(了凡)走过的地方。袁黄三进小氵甸,留下了治水兴农惠民之德,和他减赋、劝农、励学等善政一道,被小氵甸人民,被宝坻人民铭记。

  2015年12月5日,小氵甸发现了袁黄功德碑。残碑碑额写有"禩世攸頼"四个楷体大字,大字下面依稀尚存"宝坻县东南乡小氵甸庄……进士文林郎知宝坻县袁黄挑河碑记……"字样。小氵甸村成为了宝坻区、全市乃至全国传承袁黄历史文化第一村。

袁黄挑河功德碑出土始末

  袁黄与小氵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世代流传村中有袁黄挑河河碑,但碑的下落在一直是个谜。

  为此,小氵甸村提出传承历史文化崇德向善,发扬袁黄精神全民修身的口号,深挖搜集袁黄文化,让躺着的文化站起来,让睡着的文化醒过来,把埋着的文化挖出来。他们成立了挖掘袁黄文化小组,由专人负责,并请来80岁以上的老人座谈排查。据该村村民吴尚志回忆,前辈老人说小氵甸村三官庙(百姓俗称袁黄庙)共有三块石碑,腰殿一边一块,后殿一块。前面两块一块是袁黄庙功德碑,另一块是三官庙功德碑,后殿那块碑是袁黄挑河功德碑。

  历经三年时间的查找,袁黄挑河功德碑于2015年12月5日终于出土了。这不但是小氵甸人的喜事,也是袁黄研究的一件大喜事。

  在出土的第一时间,八门城政府就邀请区文广局考古专家验证此碑。大碑碑头宽61厘米,碑身宽52厘米,碑身约1.4米,碑身下部残缺,碑头四个楷书大字:攸赖祀世。碑文记载了袁黄历经艰苦取水之难全过程。

  碑文开头写到:宝坻县东南乡小氵甸庄挑河碑记××××何大宁,×××肖凤鸣××××路线×××××……碑中写到:×进士文林郎宝坻知县袁黄挑河碑记×××××……万历××年……碑文又写到:尊王老爷(当时任京东河务局官员)准批××××工部××××……左侧碑文是小氵甸庄挑河捐钱捐粮之名讳。由于年久石碑自然风化残缺严重,字迹不清,无法辨认。区文广局领导以及文史专家李寿祥证实:此碑就是明神宗万历十七年袁黄任宝坻知县时,在小氵甸挑河挖渠兴修水利之功德碑。此碑对研究袁黄文化在宝坻乃至全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考古价值。

  目前,该此功德碑已被小氵甸村委会收藏。为了流芳千古,让后人了解并继承袁黄在小氵甸治水兴农惠民之功德,小氵甸村正在筹备复原一块袁黄挑河功德碑,流芳后世。

袁黄挑河遗址

  明万历十七年(1588),袁黄任京东大县、顺天府宝坻县知县。上任伊始,为了解民情,他走遍了整个宝坻,体察到百姓生活十分艰苦。为解决温饱问题,袁黄实行了种植改革、开渠引水、劝农种稻之法,并著有《劝农书》一卷,视为天津地区最早的农业专著。

  袁黄在葫芦窝、八门城一带教农种稻。是年正遇春旱,从乡绅口中得知,旱情最严重的小氵甸百姓连水都吃不上,袁黄马上赶往小氵甸查看灾情,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旷野枯禾一片荒凉,地面干裂水塘干枯,村民们到几里外的潮河担水,村妇结对提桶,用瓢在坑底撇泥水。

  袁黄自责,百姓连水都吃不上还算什么父母官?当日,召开庄民大会,袁黄说,官府为了解决庄民吃水和种稻挑河引水,庄民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不够由官府出银。百姓听说官府给小氵甸挑河引水种稻都很高兴,当场武氏、萧氏、沈氏、杨氏四个大户人家,主动捐钱捐粮。袁黄知县上报工部批准。

  袁黄亲自到潮河(现蓟运河)张头窝南腰沽处,在从北高地至南边地挑河两条至小氵甸。小氵甸庄男壮丁打前锋,男女老少齐上阵,官府管饭,历经两个多月,挑河竣工。水引到了小氵甸村,庄民既能吃水又能浇水灌田。

  第二年,村东南500余亩旱田改为水田,小氵甸庄村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当村民吃上了香喷喷的白米饭、喝上甘甜的河水,就会想起百姓的父母官袁黄知县。为了纪念袁黄为小氵甸村做出的贡献和报答袁黄的恩情,小氵甸村民捐资在村北头修建了一座袁黄庙,庙前立了一块功德碑,后人称此碑为袁黄功德碑。

  该村村民吴尚志口中袁黄当年为小氵甸村开渠引水一事,在《宝坻政书》的"开河申文"中确有记载。如今,虽然那条"袁黄渠"已不见了踪影,但袁黄为小氵甸村开渠引水的事迹经过村民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据资料记载,当年袁黄为村民修的大涵洞,现在在宝芦公路宝宁交界南边不远处的路下,也是小氵甸村一处旧址。当年的"安乐桥"被后人称之为"袁黄桥",民国二十五年(1936),为了解决桥身负重问题,由当时"会中"(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人员史和、杨烈等人委托村中文人赵万龄执笔向村在外有钱的商户写布示捐款进行再次修建,重新修建的"袁黄桥"宽四米,高二米,几十吨的车辆都能通过,此桥一直保留完好,至今还能使用。

小氵甸村三点水的来由

  相传大唐贞观七年(637)唐太宗李世民统一中国以后,率30万大军御驾亲征东高丽国,(朝鲜)命薛仁贵为兵马大元帅徐茂功为军师,程咬金为监军。大军来到京东雍奴县东部梁城脚下,菱角沽一带安营扎寨,跨海征东。在凌角沽区域建起了八面土城和八个城堡,徐茂功命名为八宝寨。

  大唐雍奴县旧址在(武清),那时此地是京东八百里退海之地。到处都是盐碱沙洼,没有绿色植物。只有小甸东潮河(现蓟运河)一带有一片绿地。唐太宗李世民将此地列为牧场,赐名为草甸,后称小甸。

  明万历十九年(1591)秋后知县袁黄来到小氵甸。庄民听说袁老爷又来了,围住袁老爷,众人给袁老爷磕头谢恩,回报袁老爷挑河引水种稻惠民大恩大德。袁老爷回拜后说道,过去小氵甸旱年苗枯死,涝年水汪汪,一禾五粒子,糠菜半年粮,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就是地里无渠无水,旱不能浇,涝不能排。涝年喝雨水,旱年没水吃。这回好了,我们小氵甸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有水了,水稻也丰收了。这时老农夫给袁老爷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老妇人提桶秉瓢给袁老爷端来了一瓢甘甜的河水。袁黄非常激动又说:"过来我们小甸"甸"字有田就是无水,这回有水了,今天向大家宣布一件事,今后把小甸的甸字左面加上三点水。"

  这三点水就是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挑河取水之难,水来之不易。这三点水是袁黄实施善政解救民生之圣水,是在小氵甸留下的辛勤汗水,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和无价的文化遗产。

袁黄文化开创了宝坻种稻历史与辉煌

  袁黄任宝坻知县后,实施挑河治水、劝农种稻之法,为今天的八门城种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开荒治碱兴修水利之先河,打破了靠天吃饭之保守思想,改善了民生。他在留给后人的《劝农书》中指出,水是兴能之本。

  黄庄洼是天津水稻种植的主产区,也是400年前知县袁黄南稻北栽的试验区。据记载,袁黄来到宝坻任职不久,明廷朝野正在议论京东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事情,若京东垦荒成功,水田种稻,可年取粮食数万石于畿内,将大大减轻"南粮北运"的压力。先生深知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于是除了推行减免税赋、减少徭役摊派,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外,开始放手发动农民抓农业。第一件事就是南稻北栽,推广水田耕作制度。

  当时宝坻黄庄以南方圆百余里,都是盐卤荒地,种植一般作物难有收成。先生考察后认为那里水资源丰富,极力主张兴修台田,通过种植耐盐植物改良土壤,转化为丰产田。据《宝坻政书》记载:"濒海之地,潮水往来,淤泥常积,有咸草丛生,其地初种水稗,斥卤既尽,渐可种稻。"先生先在林亭口、八门城一带进行了水稻的南稻北栽种植试验,同时动员农民在耕作区开挖渠道,引潮白河之水灌溉水稻。"南稻北栽"很快获得成功,这在宝坻历史上是件"破天荒"的事件。比明万历年间的科学家徐光启的"南稻北栽"早了三十多年。清朝的林则徐曾在《畿辅水利议》中,提及袁黄在天津地区推广水田的事情,他说:"宝坻营田,引蓟运河、潮(白河)水。潮水性温,发苗最沃,一日再至,不失晷刻,虽少雨之岁,灌溉自饶。"对其的做法与经验评价甚高。

  为大面积推广水稻生产,袁黄还实地考察宝坻辖区内湿地和主要河道,他根据宝坻的自然条件,提出了在宝坻"东部洼淀推行水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方略;在水利建设方面,他主张以疏浚河道、蓄水灌溉为主,做好"借水兴农"这篇文章。时隔400多年后,宝坻的黄庄洼已成为天津市水稻主产区。坐落在八门城镇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稻田景观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013年中国美丽田园。"每到盛夏时节,走进7000亩的水稻示范园,只见稻海茫茫,水渠交错,引来众多游客观光旅游,饱览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袁黄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根据当地特点撰写、刻印了宝坻《劝农书》一书,分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和占验等八个章节,并每户一册,分发到农民手中,对普及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吾将挟此书以告父母,吾士者推而行之,人人共乐之,吾顾亦足矣。"

  在每篇中,除了介绍前人古法外,主要是向当地农民传播新的作物品种与耕作技术。比如,讲述如何顺应农时、辨别土质肥瘠;怎样播种与中耕管理、沤制肥料;还介绍了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及制作闸、涵、槽与汲水工具等方面的实用技术。袁黄还亲手绘制了翻车、水转翻车、牛拽水车、筒车、木筒、架槽、戽斗和高车等十七幅插图,大多数为水田灌溉所用的农具。

  最有趣的是,袁黄在《劝农书》的序言中提出:凡青壮劳力,"人给一册,有能遵行者,免其杂差"。这种技术推广的方法,以前是很少听到的。农史专家撰文称,袁黄写的《宝坻劝农书》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农业专著。

  袁黄深受宝坻人民的爱戴,《宝坻政书》上记载,袁黄离任时:宝坻父老乡亲十里相送,从早上送别到了晚上船还没有启动,场面极为感人。离开宝坻才过十天,县内士绅、学子、百姓纷纷感念袁黄不止,自发筹资为袁黄建生祠,并用高规格的祭品祭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