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A人才网

广东公益活动迎来新时代

发表于:2024-04-27 作者:MOA人才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7日,中国政府营销网2012年12月24日讯:据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李连杰的壹基金落户深圳,时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长的刘润华趁机向全国公益人发出召唤:"做公益到深圳。"作为昔日经济改革的桥头堡,近年,广东

中国政府营销网2012年12月24日讯:据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李连杰的壹基金落户深圳,时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长的刘润华趁机向全国公益人发出召唤:"做公益到深圳。"

作为昔日经济改革的桥头堡,近年,广东公益屡屡破冰。

注册门槛降低为民间拓空间

按照新政,广东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民间组织做公益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注册。

由于现行的双重管理制度,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因找不到主管单位,而不得不徘徊在"公益正规军"的大门外,以名不正言不顺的方式,艰难地进行着公益活动。

2009年底,广东率先破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规定》,四项创新性举措就此在岭南大地展开:

一是简化登记程序。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外,其他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均实行直接登记制。

二是降低登记门槛。将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

三是扩大募捐主体范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将经县(市、区)以上政府授权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等都纳入募捐主体范围。

四是发挥孵化基地作用。广东省财政拿出大笔经费作为孵育专项资金,大力培育和扶持公益慈善组织发展。

按此新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

由此,许多慈善公益组织2010年开始纷纷在广东省注册申请,广东全省注册的公益慈善类组织至今达2400多家,其中半数为来自民间的"草根公益组织"。

扩大募捐主体为公益找资源

将民办非企业单位扩大为募捐主体,在全国属于首创。

对于不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的的公益组织来说,如何生存是成立之后的挑战,而在我国现有制度下,并不是所有公益组织都可以向社会募款。

2012年5月1日,《广州市募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

  《条例》第五条设定了6类社会募捐主体,除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外,还扩大到慈善公益类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其中,将民办非企业单位扩大为募捐主体,在全国属于首创。
与此同时,广东对传统募捐主体则进行了"从严管理",《条例》规定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3类社会组织向市民政局备案后才可募捐,以规范这类组织募捐的程序,增强其透明度和公信力。

去行政化让公益回民间

广东的"去行政化",为公益回归本质书就了重要的一笔。

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进步,"小政府、大社会"的政社分离之路是未来必然走向,而单凭民间或政府的一己之力都难以独立承担公益事业的责任。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发生后,中国从民间到业内集体发出了"去行政化"的呼声。

今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从7月1日起,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自此,社会组织登记不用再找主管单位当"婆婆",慈善组织开始走上"去行政化"的道路。

而在此之前,深圳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从2010年开始,深圳借鉴行业协会商会体制改革经验,对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进行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改革。2011年6月,刘润华毅然辞去深圳市慈善会法定代表人职务。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刘润华说,"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走过来,开始自然形成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垄断慈善组织和慈善的资源,这在初期有合理性。现阶段,政府应有意识退出,让社会组织回归其本来的民间属性,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

公益最基本特征就是民间、自愿的原则,广东的"去行政化",为公益回归本质书就了重要的一笔。

志愿者赶超千万城市生活更美好

未来广东,每10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
有学者说,相对发达的经济、开放包容的文化、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这些社会条件将推动志愿者队伍在民间的生发。

而这一判断,在广东被印证。

1987年,广州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1990年,全国第一个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1999年,全国第一部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出台;2007年,全国首个志愿服务公募基金会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2008年,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志愿者联合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等等。

作为中国最早的移民省份,天南海北的人背井离乡来到广东,更懂得相互温暖的意义。志愿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迅速成长。

截至2011年底,广东省注册志愿者约为416万人,活跃在各个领域。而广东还有更高的畅想,希望在"十二五"末,广东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000万人,占到全省常住人口的10%以上。

也就是说,未来的广东,每10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位是志愿者。
也就是说,未来的广东,在居民生活、公共环境治理等不同领域,将有越来越多志愿者真正成为管理城市的主人翁,让城市在居民们的志愿精神中变得更加美好。
从官办慈善会自我革新,到非公募基金审批权下放、民办非企业草根组织直接登记,这一系列发源于广东的改革创新试验尽管还"在路上",但已深度触及组织架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实践方式,在经济改革带动了全中国的经济腾飞外,今天的广东,正在孕育着未来我国公益慈善的新格局、新生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