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A人才网

四川省宜宾市2013年公开选用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公告

发表于:2024-04-27 作者:MOA人才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7日,宜宾市位于中国盆地南缘,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聚,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称。宜宾市辖3区8县,幅员面积13283平方公里,总人口545万。宜宾有2190多年的建城史和4000
宜宾市位于中国盆地南缘,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聚,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称。宜宾市辖3区8县,幅员面积13283平方公里,总人口545万。宜宾有2190多年的建城史和4000多年的酿酒史,"五粮液"更是享誉中外,是南丝绸之路和"五尺道"古迹的起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赵一曼、李硕勋、刘华等仁人志士,阳翰笙、唐君毅等文坛巨匠。宜宾旅游资源丰富,有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2处获绿色环球21认证的世界级旅游景点、6处国家级旅游景点、39处省级旅游景点。宜宾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配套,正成为四川出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加快集聚一批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经研究决定,继续面向海内外公开选用一批紧缺急需专业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公选对象及职位 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毕业且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区县急需的"985"、"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等。2013年12月31日前不能取得职位所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的应届生、已在宜宾市范围内就业的在编在职人员不在本次公开选用范围之内。具体职位见附件1。 二、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备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公务员(含参公管理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在试用期内的人员;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录(聘)用的人员。 (二)副调研员的资格条件 1.具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水平、较为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强,在本专业领域有好的研究成果,在本行业能起到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2.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心健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博士可直接担任副调研员。应届毕业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表现优秀的,予以正式任用。 3.除具备以上基本资格条件外,还应符合所报职位的岗位具体要求。 (三)科级领导干部储备人才的资格条件 1.具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创新意识较强,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2.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心健康,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博士可直接担任正科领导职务,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硕士可直接担任副科领导职务。应届毕业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予以正式任用。 3.除具备以上基本资格条件外,还应符合所报职位的岗位具体要求。 (四)区县党政后备人才的资格条件 1.具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创新意识较强。 2."985"、"211"高校重点本科毕业生(不含"985"、"211"高校内的二本、三本毕业生),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博士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以下(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心健康。在高校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院(系)及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优先考虑。 3.除具备以上基本资格条件外,还应符合所报职位的岗位具体要求。 (五)公开选用到企事业岗位的资格条件 1.具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创新意识较强,在本专业领域研究上有一定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2.鼓励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工业园区创新创业和项目孵化,政府将在资金、场地等方面提供后续支持;鼓励青年人才到宜宾创业和进行项目孵化,政府搭建事业平台。 3.应符合所报职位的岗位要求。 三、方法程序 本次公开选用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编办统一组织,各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分报名、资格初审、资格复审、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阶段进行。 (一)报名及资格初审 报名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办统一组织,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公开选用县级职位的资格审查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公开选用科级领导职位的资格审查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组织,区县机关、党政后备人才职位的资格审查由区县组织部(人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企事业职位的资格审查由企事业单位负责。 资格审查包括网络报名时的资格初审、笔试、面试前的资格复审及考察工作中的资格确认三个环节。任一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职位条件的,取消报考资格。报名及资格初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1.报名 报名时间(2013年2月25日-3月15日)。报考者登录中国三江人才网(http://www.ybrc.gov.cn/),认真阅读本次《公告》及岗位表,了解岗位所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报名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岗位进行报名。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进行注册,如实、准确填写《宜宾市2013年公开选用紧缺急需专业优秀人才报名信息录入表》的各项内容。其中专业与学历学位填写要以毕业(学位)证书所载内容为准,年龄以身份证为准,并按照网络提示上传20 k-30 k之间的JPG格式近期标准免冠照片。报考者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取消报名资格,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报考者自负。报考者应在填报信息后的7天内登陆报名网站查看单位提示资料是否提供齐全和照片审核是否通过。 2.资格初审 资格初审(2013年3月1日-3月25日)。资格初审分为两步:首先由市级用人单位和区县人社局进行网络资格初审,负责资格初审的单位根据报考者在网络上填报的材料,对照岗位报考要求,及时提出初审意见;再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办审查后于4月1日前将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名单公布在中国三江人才网。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考单位应下载并打印考生报名信息,供资格复审、考察时使用。 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务必按网络提示打印《宜宾市2013年公开选用紧缺急需专业优秀人才报名信息录入表》两份,供资格复审时使用(凡不按要求打印报名信息录入表的,一切后果自负)。凡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责任自负。 (二)资格复审及笔试、面试 4月5日至10日,用人单位将通过邮件向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者发送面试邀请函,具体笔试、面试时间和地点以邀请函为准。 报考人员在笔试、面试前要进行资格复审,对岗位表中约定了工作经历(工作年限)等条件的,报考者要在资格复审时提供相关证明及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单(加盖学校相关部门印章)。合格人员准予笔试、面试。笔试采用闭卷方式,面试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根据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确定进入体检人员。 职位需求人数与参加笔试、面试人数之比原则上应达到1:3,未达到1:3的职位,可由用人单位根据笔试、面试、体检及考察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市区(县)机关、党政后备人才的笔试、面试工作,由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事业单位、国有、民营企业的面试工作由用人单位自主实施。 面试结束一周内在中国三江人才网上公布进入体检人选。 (三)考察与聘用 根据笔试、面试、体检结果确定考察人选,并对考察人选进行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为本人德能勤绩廉、身体健康状况、诚实守信以及与职位的匹配情况。对考察中发现有不适宜从事该职位的,取消选用资格。 经考察合格的人员,按照规定的任免程序审定后对外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办理相关手续。 四、相关事项 (一)公选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按选用时的政策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公选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在宜宾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内被查出不符合公选条件、不能按期取得毕业证书、或因个人品德、能力等因素不能胜任本工作岗位以及不适宜在本单位工作的,予以解聘,其人事关系可转入人力资源市场自主择业。 (二)公选担任副县级干部的博士,在宜最低服务期满后,可按程序办理公务员登记手续。 (三)公选到市级部门和区县党政机关作为科级储备人才,须先挂职事业单位科级职务,试用期满后考核合格,可按照有关程序选任党政机关科级领导职务,选任为科级领导的,最低服务期满后,可按程序办理公务员登记手续。未提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可安排到事业单位作事业人员。 (四)公选的区县党政后备人才,按事业编制进入人才储备中心,安排到乡镇或事业单位锻炼和培养。在五年服务期内德才表现优秀的,可按照有关程序选任科级领导职务,选任为科级领导职务的,最低服务期满后,可按程序办理公务员登记手续。 (五)公选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在宜工作最低服务期满后,如需参加市外公开选拔、招聘等,须经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同意。 五、咨询与解释 本公告由宜宾市委组织部、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宾市人才办按职能负责解释。咨询电话: 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代老师(0831)8224624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务员录用培训监督科:陈老师(0831)510356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罗老师(0831)5103735 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科:黄老师(0831)5103549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831)8247222,李老师,杨老师。 附件:1.宜宾市2013年公开选用紧缺急需专业人才职位表 (点击打开) 2.公开选用单位联系方式(点击打开)    四川省宜宾市公开选用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2月16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