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A人才网

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练习之判断推理(4.23)

发表于:2024-04-27 作者:MOA人才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7日,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练习之判断推理(4.23)1.框定效应是指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导致决策者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在框定效应的影响下,当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出风险厌恶,而涉及损失时,人们
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练习之判断推理(4.23)

1.框定效应是指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导致决策者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在框定效应的影响下,当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出风险厌恶,而涉及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偏好;人们对损失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收益的快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符合框定效应是( )。
A.老林炒认沽权证第一天赚了1000元,第二天亏了6000元,老林觉得风险太大,决定不炒了
B.小丽昨天回家路上捡到100元钱,可她今天违章停车被罚了100元钱,小丽对同事说,好在昨天捡了100元钱,不然都不够交罚款的
C.洪水袭来,房山区甲村居民800人急需转移,转移方案一显示会有400人获救,方案二显示会有50%的人员获救,50%的人员遇难。最后,领导采纳了方案一
D.春春和娜娜去珠宝店选购结婚钻戒,店员告之,至少得花一万元才能买一对像样的钻戒,于是二人立刻去银行取了一万元现金购买钻戒

2.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行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一项是( )。
A.小杨上班为了不迟到,早上起得早便搭乘票价4毛的公交上班,起得晚便搭乘票价2元的地铁到公司
B.妈妈给苗苗买了一盒彩笔,给贝贝买了一本漫画,但苗苗喜欢贝贝的漫域书,贝贝更想要苗苗的彩笔
C.甲、乙二人各有十亩地,各种了五亩苹果和五亩梨,甲每年种苹果收入10000元,种梨收入14000元;乙每年种苹果收入18000元,种梨收入6000元
D.公司销售部有四位销售员,年底分别奖励销售业绩前两名10万元、5万元,业绩最差的员工明年基本工资下调1000元

3.品行障碍是指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严重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并以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为特征的障碍。品行障碍主要包括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不属于品行障碍的是( )。
A.上小学的小华隔三差五地找各种借口逃学,还经常殴打和恐吓比他年龄小的同学
B.无业青年陆某为了玩网游经常偷偷地拿家里的钱,被发现后就去偷邻居的
C.妈妈给上幼儿园的小雨买过很多宠物,可没过几天都被他打死了
D.虽然老师多次叮嘱学生不要破坏公共财物,可是三年级的小强还是经常在风景区乱涂乱画



4.1868:明治维新
A.1875:莱克星顿的枪声 B.1979:中美建交
C.618:隋朝建立 D.1905:《辛丑条约》签订

5.《套中人》:契诃夫
A.《汤姆·索亚历险记》:欧·亨利
B.《唐·璜》:雪莱
C.《基度山伯爵》:小仲马
D.《漂亮朋友》:莫泊桑

1.C [解析]A项,老林处于亏损中,如果按照框定效应,涉及损失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的话,老林就应该继续炒下去,但事实上老林没有再炒,此行为与定义不符。B项,根据框定效应,小丽被罚款的沮丧程度应强于捡到钱的高兴程度,但事实上小丽被罚款后还暗自庆幸捡到过钱,故该项与框定效应不符。C项,两个转移方案其实是一样的,但领导此时会认为方案一中的收益是确定的,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符合框定效应的定义。D项,购买钻戒本无价格可考,但店员有意无意给出了万元参考值,这其中不存在风险偏好,排除D项。

2.D [解析]A项不涉及其他人,不符合定义;B项,苗苗和贝贝二人交换可以使双方更加满意;C项,甲种梨比乙种梨更赚钱,乙种苹果比甲种苹果更赚钱,所以资源不变,甲的地全种梨,乙的地全种苹果,二人收入可以更多。此三项中资源调整,状况都有所改善,排除。D项,四人中二人得奖,一人受罚都是必然的,调整改善其中一人的状况,必有其他一人会被动调整,故D项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3.B[解析]根据定义,品行障碍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B项的主体"青年"不符合定义要件,不属于品行障碍。A、C、D项都是反复持久出现与社会规范要求相违背的行为,且主体都是儿童少年,故属于品行障碍。本题选B。

4.B[解析]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年,中美建交发生于1979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发生于1775年4月;隋朝于581年建立,618年灭亡;《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1901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5.D [解析]《套中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品,《漂亮朋友》是莫泊桑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基度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0